在北京,圍觀一場“I人”聚會,
和同類人在一起他們試圖找尋自己舒適的社交空間, 時下,在年輕人當中流行起了一種新型社交方式――“E人”聚會和“I人”聚會。“E”和“I”分別對應着MBTI(一種人格類型理論模型)16種人格測試中的外向型和內向型。, 為更好地了解這種聚會形式,前不久,身為I型人格的北京青年報記者也報名體驗了一次“I人”聚會――在“服務熱情過頭”的海底撈火鍋店幫人慶生。, 剛碰面,I人們就展現出了內向的特質:沉默、拘謹、過分謙讓以及小心翼翼。不過,隨着時間推移,這群慢熱的人也逐漸打開心扉,開始講述起自己的經歷、傾聽他人的故事。和同類人在一起,他們可以進入一個安全舒適的社交空間,每個人都能找尋到一種歸屬感和自信心。,
尷尬開場 打照面過程簡潔到以相視一笑結束, 為更好地了解這種聚會形式,前不久,身為I型人格的北青報記者也報名體驗了一次“I人”聚會。當天傍晚,離約定時間還差20分鐘,北青報記者在聚餐群里問,是否有人已經到了。緊接着,從四面八方趕來的I人開始詳細彙報自己的路況:“大山子路口堵車中”“還有1站地鐵了”……然而沒過多久,群里又跳出一條消息:“很內向,到了但不敢進。”, 尷尬的開場氣氛已經“鋪墊”到位,大家陸陸續續趕到,然後笑意盈盈地試探着、寒暄着。, 周末的餐廳人聲嘈雜,但走進包廂,耳邊明顯安靜下來。暖黃色的牆面上貼有一張大大的“happy birthday”畫布,幾隻彩色氣球在一旁裝點襯托。12人的包廂空間很寬敞,但這次聚會有20人參加,因此,I人群群主粽子還訂了一張大桌。, 在包廂還剩下幾個空位時,後面趕到的幾個女生來到門口,開始“站軍姿”。她們正猶豫着要留下還是選大桌。此時,壽星小詩決定打破沉默,為I做E(指I人相遇時,為了不冷場,其中一個I人會主動挑起話題,表現得比較熱情)。只見她調整坐姿朝着門口友善地問:“進來吧,怎麼稱呼?”話音剛落地,幾個女生的眼中彷彿發生了“瞳孔地震”,隨後,她們望瞭望彼此,唰的一下害羞地退了出去,徒留屋裡眾人呆坐大笑。, 約莫20分鐘,大家終於彼此謙讓地確定了座位。, 點菜的間隙,群主粽子開始“認人”,她起身走到幾個朋友身邊笑眯眯地問:“您是哪一位?”有人報出自己的微信昵稱;有人對着手機群聊頁面,指了指自己的頭像。然而,話題並沒有就此自然地延展開來,大家打照面的過程依然簡潔到以彼此相視一笑結束。, 走過的服務員隨口問了一句:“你們是同事聚餐嗎?”被問的人思索了一陣,淡淡回應:“是的。”緊接着,有人喊了一聲:“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紹!”沒想到,這戲劇化的一幕,令很多人忍不住笑出了聲來。,
逐漸熟絡 自然跟唱“海底撈生日歌”, 火鍋里的熱氣漸漸冒了起來。上菜之前,大家的眼神始終都在餐具、手機屏幕和某個正在講話的人臉上游移。包廂外人聲鼎沸,而包廂內的氣氛則像是在“開會”,接下來的“互猜專業”環節,12個人輪流發言,偶爾有人和身旁的人竊竊私語。整個空間里,社交搭話的範圍“限制”在了身旁座位的三個人以內。, 一位打扮新潮的男生自稱來自中科院大學,贏得眾人驚訝和佩服的目光。這時,他的同伴調侃道:“原來中科院的學霸也是小紅薯啊!”這句話精準地戳中了全場I人的笑點,於是一片鬨堂大笑。, 氣氛已經明顯開始緩和,大家逐漸卸下防備、擺脫拘束,動作幅度也變得更加自由。對面的女生站起身,往鍋里下菜,“壽星”小詩舉着滿滿的漏勺主動問大家要不要夾走蝦滑。, 飯局進行過半,迎來了整晚的高潮――川劇變臉和集體唱生日歌。, 變臉演員只用了幾個招式就引得大家陣陣驚嘆。突然間,燈光熄滅,黑暗中有人開始歡呼,只聽見從遠處傳來熟悉的歌詞:“和所有的煩惱說拜拜,和所有的快樂說嗨嗨。”聲音越來越近,服務員正推着蛋糕緩緩走來,燭光搖曳,外面大桌的人也隨着擠進包廂靠門的一側,他們十分整齊地站成一排,自然地跟唱,擺動着身體,鼓掌打節拍。, 伴奏結束的那一刻,小詩在大家的注視下吹滅蠟燭,她雙手合十在面前,低着頭用有些顫抖的聲音說:“謝謝家人們!”,
意猶未盡 散夥時相約再次組局, 快要散夥時,小星看到馬路正對面有一家檯球館亮着霓虹燈,她興緻勃勃地說:“我們下次組檯球局吧!”身後的女生聽了也很興奮,熱情地回應道:“去!我一直都想去試試!”女生一邊說著,一邊追了上來。, 小星是聚餐時坐在北青報記者旁邊的女生。讀大四的她現在獨自在校外租住,由於平時以在階梯教室上大班課為主,她和同班同學鮮少有機會交流,就連室友之間也不熟悉。小星說,她現在非常需要這樣的社交場合,既能收穫友情,同時也能轉移注意力。, 在回家的地鐵上,另一位女生coco也向北青報記者分享了她來參加聚會的原因。她說,和E人相處時,如果遇到突然的沉默,總會忍不住反思自己。這樣的心理負擔常常令她感到疲憊和不自在。相比之下,跟I人相處的氛圍則放鬆舒適,“因為就算雙方沉默也沒有太大關係,大家心裏都懂彼此。”coco笑着說。她住在大興,來望京往返需要乘3個小時的地鐵,但她卻覺得這一趟超值。,
顯著效果 聚會完群主發現由“I”轉“E”, 在群主粽子看來,這次聚會比之前在KTV聚會的氛圍好太多。她至今還記得第一次組織多人線下聚會時的尷尬場景,“在KTV包廂閃耀炫目的燈光下,大家依然冷靜自持,兩小時過去了,始終無人敢登話筒寶座。”, “線下活動是需要突破自我的。”其實,在這次生日聚會之前,粽子也收到過一位女生的私信。女生在私信中表達了對線下聚會的不安和緊張。粽子十分理解她的心情,並安慰道:“沒關係,如果你還沒準備好,我們就約下次。”這番話語讓女生感到溫暖和安心,最終她還是鼓足勇氣來到了現場。, 聚會結束后,粽子留意到,這位女生髮了一條朋友圈:“原來一些我本來擔心的事情是完全不存在的,就像是打開了一片新天地。”, 其實很多I人都是慢熱的,粽子說,她希望通過組局來打破關於I人的刻板印象和偏見,“只要給他們一個合適的環境,他們就能夠展現出自己的魅力。”, “北京I人聚會大亂燉”群建立之後,大家已經自發組織過多場聚會,包括KTV、轟趴、朝陽公園路演等等。現在,I人群里已經有400多人,群里未讀消息動輒99+。粽子在群公告中發布了活動登記共享文檔、“活動日曆-編年史”、I人美食地圖,以及細分的20多個興趣小群集錦。其中,約飯搭子、失戀情感專線、蹦迪小分隊等群聊尤其活躍。, 每當把手頭的工作做完,粽子就會第一時間點開群聊回消息,她說總能看見很多群友發的引用回復,“I人就是這樣,喜歡默默爬樓,不願讓任何一個人受冷落。”, 值得一提的是,前段時間,粽子再次測試自己的MBTI,竟發現她已經“由I轉E”了。“之前我不管怎麼測都是INFP,但那段時間瘋狂‘搖人’,拉人進群,就變ENFP了。”粽子把測試結果分享到I人群,群友們直呼“好傢伙,群主變E了”,有人還開玩笑,讓粽子退群。, 粽子說,她好像探索出了之前沒有意識到的自身優勢,“測MBTI的意義不是讓我們給自己貼標籤,而是認識自己的特點,了解自己的弱勢,然後再去補足。”,
社交指引 聚會只是認識陌生人的“契機”, 相比於I人“窒息感”拉滿的聚會氣氛,能量爆棚的E人直接把聚會變成了“社交拉練”。, 小島不久前就和E人群里的幾個女生齊聚在北京五道口酒吧。她們坐在一個犄角旮旯,小島是第四個到的。人齊之後,大家更是聊得火熱,美妝、明星八卦、新聞熱點、職場見聞……話題漫無邊際。, 後來,有人喝酒喝到微醺,藉著酒勁,經典遊戲真心話大冒險就出場了。她們有人互相摟着肩膀、額頭頂着額頭,訴說著自己的感情經歷。“那些平時不能跟家人和同學說的,在酒後都可以一吐為快。”小島說。, 她覺得E人聚會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這些陌生人除了與你的人格相匹配之外,在現實生活中也基本不會和你有交集和利益衝突,“E人聚會我就不用太注意個人形象,但其他聚會我還是要表現得體一點。比如,學校里如果組織E人活動,我也會參加,只不過是‘拘謹’地參加。”, 抱着這樣純粹的想法,E人群里的Excel 表每次更新活動,小島都會第一時間打開,看自己是否有“檔期”,“之前我想看展或者想去音樂節會總是約不到朋友,現在只要有活動,在群里吼一聲,大家都想去。”, 有趣的是,每次表中密密麻麻的總是備註一欄,“可能得早退趕地鐵”“家裡發現有蟲子臨時要大掃除”……每個拒絕或早退的理由都十分細緻。小島開玩笑地說,備註欄就是留出來給大家“扯皮”用的。也正因為時間錯開,活動不同,每次聚會時,大家既能遇見熟人,也能碰見新面孔,和不同人社交也能收穫不同的體驗,用小島的話說,“大家不會‘抱團’,而是‘雨露均沾’”。, 在小島看來,將MBTI作為社交指引的一大好處是,能幫自己和身邊人有效交流,“比如你覺得某個朋友對你很冷漠,對你的回應每次只有隻言片語,但當你知道他是I人之後,你就可以原諒他,甚至對他產生保護欲。”, 不過,小島也認為,所謂“E人”聚會和“I人”聚會只是一個認識陌生人的“契機”,雖然當初進群真的是基於MBTI,但活動約起來之後,就已經擺脫了MBTI這個背景。她也希望,不要讓MBTI成為一種束縛,限制住自我,“世界那麼大,不可能只有16種人,個體之間還是有差異的,我們交流的時候看到的都是每個個體,而不是說一類人。”,
提醒 警惕“貼標籤”帶來的自我固化和群體極化傾向, 實際上,“E人”聚會和“I人”聚會仍是基於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的一種新型社交形式。這項人格評估工具誕生於20世紀50年代,卻已經成為了當代年輕人了解自己和他人的重要途徑,他們會將自己的性格與人格類型特徵進行比對,甚至在講話時也喜歡以某一類人格類型群體自稱。在人際交往之外,MBTI也在其他領域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教授王芳曾表示,MBTI可以說是當前“世界上最流行的性格測驗”,它的商業推廣相當成功,大量應用於企業培訓、職業諮詢以及個人成長等領域。比如,在招聘和求職中,許多公司開始使用MBTI測試用以了解應聘者的性格特點,從而更好地匹配崗位和人才。, 不過,對於MBTI的爭議和批評也一直存在。一些批評者認為,MBTI測試本身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測試結果不夠準確、測試過程容易受到測試者主觀意識的影響等。此外,也有人提出,MBTI測試帶來的“標籤化”會對人們的自我認知和人際關係產生負面影響。, 王芳介紹,一般MBTI測驗的題目通常是給出一句描述行為或感受的話,讓測試者從“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中選擇符合的程度。在計分出結果的步驟上,每一個維度依然是“非此即彼”的歸類。而題目精簡的速測版更是將選項簡化為二選一,使結果更加絕對。, 實際上,大多數人處於中間狀態,對他們來說,一兩道題目改動了答案都可能導致重測結果不一致。“人類的相似性遠大於差異性,彼此之間不會那麼壁壘分明,全世界的人也不可能只分為16類。這也是這類測試不夠科學的地方。”王芳說。, 也有心理學家提醒,在快速找到社會歸屬感和群體認同的同時,也要警惕“貼標籤”帶來的自我固化和群體極化傾向,即讓本來可能只有一點相似的人,在不斷交換類似觀點之後變得更相似,這反過來又會讓個體把自己身上的標籤貼得更緊。,
Tags: 二號站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