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西南,4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天府國際生物城創新成林。, 7年前,作為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一核四區”之一的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拔地而起,瞄準生物技術葯、化學創新葯、高性能醫療器械、專業外包服務及健康服務5大細分領域和血液製品、抗體藥物、新型疫苗等14個賽道,精準發力。, 7年來,生物城連續交出了一個個亮眼的成績單:成都先導、海創葯業、苑東生物、康諾亞等6家企業成功上市;威斯克、成都醫雲科技等在短時間內成長為“獨角獸”企業;一系列造福國人的生物製藥產品不斷問世;綜合競爭力位居全國第三,穩居國內“第一梯隊”……, 沿生物城內的永安湖環湖而行,一幅湖心生態成勢與湖畔創新成林的秀美畫卷映入眼帘。, 2016年,陳博和王常玉回國來到生物城,創辦了康諾亞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這是一家專註創新抗體藥物自主研發、生產,致力於為患者提供更多高質量、可負擔的創新療法的高科技生物醫藥企業。2021年,公司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從初創到上市,不過5年時間。, “公司在創辦之初,就將目標錨定在自身免疫疾病藥物的研发上。自身免疫疾病在中國和全世界都有龐大的患者群體,最常見的就是各種過敏性疾病,如特應性皮炎、哮喘和食物過敏等。以前只能靠‘忍’的過敏反應,未來可望通過向人體注射靶向抗體藥物得到緩解,從而大大減輕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質量。”海歸博士、康諾亞創始人陳博向調研組介紹說。, 在短短7年的時間里,康諾亞已自主研發一類創新葯30餘款,其中9項已進入臨床試驗,多項產品研發進度處於國內領先。2023年2月,康諾亞的一款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產品、世界首創的靶向治療腫瘤藥物已實現出海,創下早期臨床階段抗體偶聯藥物出海授權合作的新紀錄。陳博自豪地表示:“目前國外同靶向抗體藥物一年使用下來大概需要花費人民幣數十萬元,我們自主研發的藥物將減輕患者經濟壓力,未來如進入醫保,患者負擔還會大幅減輕。我們最終的目標,就是能夠提供高科技、高質量、可負擔的創新生物葯,讓更多中國的患者受益。”, 在創新氛圍濃厚的天府國際生物城,與“城”共生的實踐故事還有很多。, 華西海圻,是天府國際生物城的重大科創平台,擁有專業技術人才超過1200人。在新葯臨床前安全性評價方面,華西海圻有着獨特的優勢,目前已有近400個新葯成功進入各期臨床試驗。“海圻生物城二期可同時開展600餘項評價研究,將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臨床前安全性評價平台。”成都華西海圻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莉說。, 從求賢若渴,到人才紛至沓來,背後是生物城創新土壤的不斷優化。, 2019年,成都市提出“高質量培育萬億級醫藥健康產業”。朝着“高質量”、“萬億級”目標,成都市在生物醫藥產業版圖上不斷尋求突破。成都市出台了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生物醫藥產業專項支持政策等,全生命周期支持創新醫藥發展,打造重大創新平台,促進創新成果轉化。, “管委會+專業公司+業界共治”,是天府國際生物城創新的組織架構和管理模式。“這個模式簡單來說,就是由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和雙流區委區政府領導組成領導小組,成都高新區生物產業局和雙流區大健康辦分別派駐幹部組成生物城管委會,共同出資成立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形成領導小組進行重大戰略決策、管委會統一調度、國有投資公司具體負責‘投融建管營’的工作格局。”成都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管委會主任曾科自豪地介紹道。這樣的管理模式,激發了政府、產業、公司的合力,進一步為創業企業提供了寬鬆、高效的政策環境。, 2022年,天府國際生物城以企業大數據畫像為基礎,針對企業核心訴求打造國內首個生物醫藥產業個性化“免申即享”政策服務體系,努力解決企業政策“找不到、讀不懂、不會辦、往返跑”等痛點難點,實現產業服務由“企業找政策”變為“政策找企業”。, 築巢引鳳,越來越好的營商環境吸引着更多的人才紮根“蓉城”。據介紹,生物城累計落戶項目300個,總投資超1200億元,聚集諾獎團隊5個,國家級院士團隊4個,高層次人才團隊51個,累計引進各類功能性平台109個。天府國際生物城的發展也從“產城人”向“人城產”轉變,着力打造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的未來新城。, 初夏時節,走進生物城,近千畝的生態林,清澈的永安湖湖水,讓人心曠神怡,這裡是天府國際生物城的生態“綠心”,也被稱為成都的“桃花源”。除了生態公園,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還配套文化中心、會議中心、商業街等,食住行、游購娛的消費新場景加速湧現。, 讓人才近悅遠來,讓產業集聚發展,紛至沓來的醫藥產業創新人才在天府國際生物城落地生根。從一張白紙到一座城,天府國際生物城在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寬廣。,
Tags: 二號站平台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