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袁晴, 周楊,土生土長的淮北人,從小聽着淮海戰役的故事長大,淮北的革命歷史讓他有一種難以割捨的情懷。, 2013年7月,淮海戰役雙堆集烈士陵園改建,需要把分散掩埋在附近的3000多具烈士遺骨遷移到陵園中。作為志願者,周楊受邀參与鑒定和整理烈士的遺物,期間他核實了大量的烈士信息。, 由於當年戰況緊急、記錄不完備等原因,一些烈士的身份無從考證,家鄉親人也不知英烈魂在何方。時間越久遠,烈士的信息會越來越模糊,他們的直系親屬也會越來越少。為此,周楊決定幫助烈士尋親。, 讓革命先烈與家鄉親人重新“相聚”,既是對英雄的致敬和緬懷,也是對烈屬的幫助和慰藉。但尋找的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周楊面臨的最大的困難是由於戰爭及歷史原因,很多烈士的信息不準確,甚至連名錄都沒登記,也因為這樣導致絕大多數的尋找都是以遺憾告終, 不過,周楊沒有輕言放棄。他從網上搜尋求助信息,主動與烈士家屬取得聯繫,利用手頭掌握的資料,考證出烈士犧牲的時間及大概安葬位置,然後再到各個烈士陵園去核實比對。, 對沒有找到具體名錄,但經過核實,確實在某處犧牲的烈士,周楊協助烈屬,向烈士陵園申請進行補錄,周楊覺得這對烈屬也是一種安慰。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他收集到10餘份烈士證名書和犧牲通知書,這些烈士沒有親屬,沒有人去申請補錄,但有確鑿的證據證明已經犧牲,他便與相關烈士陵園聯繫,提供資料,協助陵園把烈士的姓名篆刻在紀念墓碑上,以此來慰藉英魂。周楊說:“每一次尋找都讓自己對那段歷史、對英烈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對自己靈魂也是一次凈化。”, “將近10年,在蘇魯豫皖4個省,十來個縣市,我跑了將近 2萬公里,包括整個蘇魯豫皖地區的所有的戰鬥發生地、烈士陵園,去到一些見證者的家裡,走訪一些當年的參戰老兵。”周楊說。, 沒有英雄烈士的犧牲,就沒有今天安穩富足的生活,所以我們不能忘卻他們。讓烈士魂歸故里,是周楊一直要堅持做下去的事。截至目前,周楊已經義務幫助50多名烈士親屬尋找家人,近20名烈士尋親成功,他用實際行動幫助革命英雄魂歸故里。, 作為淮北礦業集團鄒庄煤礦的一名普通職工,周楊同時還是一名文史愛好者和業餘文物保護員。受父輩的影響,他從小就對革命文化情有獨鍾。1997年開始,周楊就潛心研究紅色文化,購買了大量黨史、軍事及地方誌書籍資料,考證、保護革命遺址,25年來撰寫了70多篇、30餘萬字的研究文章,保護革命遺址,傳承紅色文化。, 25年來,周楊收集了數百件革命戰爭時期的獎章、證書、文獻資料等珍貴藏品。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之際,周楊還拿出自己的藏品參加了以“永遠跟黨走”為主題的紅色集藏展及礦區巡展,近3萬人次参觀展覽並深受教育。他還用為職工做安全培訓的機會進行黨史宣傳教育,做報告160餘場次,聽眾2萬餘人,被職工譽為“礦區紅色宣講員”。, 作為淮海戰役的主戰場,戰爭的硝煙雖然已經散去,但紅色基因早已深深滲入淮北大地的文化血脈,也潛移默化印刻在周楊的基因里。, “我被先輩們捨己為人、捨己為國的精神所觸動,為了革命的勝利、祖國的昌盛,他們義無反顧,中華文明就這樣一步步積累起來,一棒棒接力下去。”周楊說。, 新時代的接力棒仍然在傳遞。周楊用行動讓更多人從這些紅色歷史基因中汲取到豐厚的滋養,增強了大家堅定前行的信心與力量。,
Tags: 娛樂二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