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詩聖杜甫筆下的嘉陵江風光旖旎。, 嘉陵江,這條長江水系流域面積最廣的一級支流,從隴原、秦嶺的深處走來,在川東北畫出上千里的弧線。它浩浩湯湯,在四川南充市留下了約300公里的“最柔美身段”。保護好嘉陵江,不僅事關沿江群眾的生產生活,更涉及長江中下游生態的長治久安。, 近年來,南充市強化上游意識,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補齊治污短板,實現長效治理,確保了嘉陵江清水東流,讓川中丘陵成為宜居宜業的樂土。,
補齊設施短板,讓嘉陵江水清近人, 南充市營山縣,南門河穿城而過,匯入渠江最終注入嘉陵江。漫步南門河畔,河邊樹影婆娑,人來人往,或靜坐河岸,或投食白鷺,或閑來垂釣。, 很難想象,兩年前這裏還是另一番光景。“小的時候河水還很清澈,我們經常去摸魚。前些年河水臭得不得了,大家寧願繞道都不想從河邊過。”年過半百的張映明回憶。, 隨着城市發展,沿河兩岸污水直排,水環境、水生態遭到嚴重破壞,群眾戲稱這是無法開窗、無法看景、無法活動的“三無之所”。, 這兩年,營山縣大刀闊斧改造縣城7個街區、68個小區,涉及1.1萬餘戶群眾,將城市污水全部收集、處理。同時,實現鄉鎮污水集中處理全覆蓋,不讓未經處理的污水進入河流。如今,營山縣南北兩河的水質徹底變了樣,“三無之所”變成了群眾休閑健身的好去處。, 營山縣江河由重度污染到水清近人,印證的是南充嘉陵江流域水生態的脫胎換骨。, 2017年,南充主城區僅有兩座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僅佔總排放量的55.29%;域內縣城污水處理能力僅佔總排放量的53.62%;鄉鎮污水集中處理幾乎處於空白狀態。全市污水管網建設嚴重滯后,雨污直排混排嚴重。, 生態環境惡化嚴重影響老百姓生產生活。近年來,南充市累計投入180多億元,着力解決基礎設施短板,從源頭控制污染。先後新(改)建雨污管網3930公里,新建城鎮污水處理設施189座,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922處,污水日處理能力新增57.76萬噸,增長2倍,中水回用每天達6.5萬噸。這些管網設施不僅有檔案,還能實現信息化、賬冊化管理。, 如今,嘉陵江幹流(南充段)新顏煥發,水質穩定保持在Ⅱ類以上,2019年以來國省考核斷面水質優良率連續穩定保持達100%,27條市級河長制河流水質優良率從2017年的70.4%提升至2021年的92.6%,V類和劣V類小流域斷面從2016年的22個減少至2022年的兩個,3條城市黑臭水體全面消除,2019年獲評“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市”,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100%達標。, 不僅如此,南充還重點圍繞嘉陵江岸線打造了十多處城市濱水公園,成為群眾休息鍛煉的好去處。如今的嘉陵江(南充段)水清、岸綠、景美。,
引入市場機制,由無序填埋到變廢為寶, 秋天的西充縣,城外一處三面山丘合圍的一塊小平地掩映林間,這裏草樹金黃,宛若一座公園。, “這下面幾米以前全埋的是垃圾,蒼蠅一群群地來。”四川青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余吉林介紹。, 過去,西充縣城鄉生活垃圾主要採用集中填埋的處理方式,鄉鎮各自設點,無序填埋盛行。由於填埋机械作業面垃圾裸露、落實除臭措施不到位,滲濾液處理設施工藝落後和能力不足,一度造成臭味擾民、滲濾液積存風險突出。, 這兩年,西充縣果斷收回原垃圾填埋場經營權,交國有投資公司負責,實施垃圾填埋場封場工程。垃圾填埋場搖身一變成了垃圾壓縮轉運站,每日集中轉運垃圾200噸至附近的垃圾焚燒發電廠。, 跟隨一輛垃圾轉運車,記者來到城郊的中航工業南充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這是一座大型垃圾焚燒發電廠,走進廠房操作車間,操作員馬青戈正操作着一台大型“娃娃機”。馬青戈按下控制按鈕,“娃娃機”抓兜便抓起發酵好的垃圾放置到焚燒爐喂料口,垃圾焚燒產出蒸汽推動發電機發電。, “垃圾池裝了南充市民20天左右生產的垃圾,一兜下去能抓取5噸左右垃圾,3個焚燒爐共同作業,工廠每天能處理1200噸垃圾和400噸滲濾液。”公司黨支部書記孟令波介紹,公司採用最新技術,實現了垃圾的無害化處理。, 2014年投運以來,南充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累計焚燒垃圾255萬噸,發電6億餘度,減少碳排放402萬噸,不僅解決了垃圾污染問題,還將垃圾轉化為再生資源,服務城市發展和居民生產生活。, 南充市生態環境局一位技術人員介紹,南充市採用市場機制,分片區建成垃圾焚燒發電廠3座,垃圾焚燒發電日處理能力達2900噸,實現了垃圾資源化處置全覆蓋。這樣,3座發電廠各自負責數座縣城的生活垃圾,有一定處理規模,能長久生存,又預留了空間,能滿足城市的擴容。, 同時,南充市建成廢機油、廢鉛蓄電池等危險廢物收集處置中心5處、醫廢處置中心3座、污泥處置中心4處和川東北第一家大型危險廢物綜合處置中心,年危廢處理能力8.25萬噸,處理範圍輻射周邊多個市(州),危廢處置實現設施到位、處置到位、監管到位。,
堅持民生取向,形成共治機制, 從污水橫流到一江碧水,從無序填埋到資源化利用,南充市環境保護呈現新氣象。為何有這樣的變化?瓶頸是如何打破的?南充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洪波坦言,關鍵是面對問題,要以鐵的決心、鐵的手段、鐵的紀律抓整改。, 2017年,南充共收到的群眾環境質量投訴及環境信訪均居全省前列,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發現的問題線索也較多。南充市立下軍令狀,明確了678個具體整改任務,針對全市環境基礎設施的突出短板,相繼開展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三年推進”“三年提質增效”“兩年攻堅行動”,明確了污水“收集、處理、利用”能力“三提升”、垃圾處理統一收集、統一轉運、統一發電“三統一”、危廢處置“設施到位、處置到位、監管到位”“三到位”的工作機制;全國首創“記者河長”工作機制,用輿論監督等方式促進問題整改。2017年以來,一大批群眾身邊突出環境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南充市2021年度群眾生態環境滿意度測評名列全省第一。, 環保是一場持久戰,這場持久戰需要建章立制實現長效治理,也需要提升能力作為支撐。南充市配合推動《四川省嘉陵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省級立法,先後出台《南充市鄉村污水處理條例》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規。不斷建立健全環境自動監測網絡,發揮好環境監管“智慧平台”作用,持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行政執法隊伍能力建設,及時向破壞生態環境行為“亮劍”,累計查處惡意環境破壞和違法案件1900餘件,讓環境破壞者望而生畏。, 南充市將高質量發展與環境保護緊密結合,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2017年以來,否定不符合生態環保要求項目26個,整治“散亂污”企業1200餘家,淘汰退出及關停企業300多戶。, 調度數據显示,南充市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及“回頭看”反饋的813個問題已全部完成整改;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涉及的68個整改任務已完成29個,交辦的信訪問題271個已完成250個;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問題31項已完成整改22項;兩輪省級環保督察交辦問題746個已整改完成745個。, 如今的南充,呈現環保共治共享的新格局。生態文明知識進學校、進農村、進機關、進企業、進景區、進社區,越來越多的環保基礎設施免費向公眾開放,全社會參与環境違法監督的氛圍形成,跨區域、跨流域生態環境補償機制正在完善。,
Tags: 二號站平台幾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