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車時,她們是司機的得力幫手;留守時,她們是家人的堅實後盾, “卡嫂”:貨運行業里的特殊女性, 本報記者 劉小燕, 3月9日上午,盧曉芳坐在貨車副駕駛上刷着手機,一邊瀏覽着網絡社區里的卡友提問,一邊向正在開車的丈夫陳子金分享。從找貨配貨到洗車、蓋篷布,再到洗衣、做飯……跟車至今近10年,50歲的“卡嫂”盧曉芳,是丈夫跑車路上最得力的幫手。, 在貨運行業,貨車司機的妻子常被親切地稱呼為“卡嫂”。不論跟車或留守,全能“卡嫂”們充分施展自己的技能,在奔向美好生活的道路上勇敢前行。, “他只管開車,其他的我來操心”, 從河南開往廣西近1500公里的貨運路上,盧曉芳經常和丈夫閑聊起各種話題,這不僅能增添生活樂趣,更能幫司機保持路途清醒。用她的話來說,“但凡上路,他只管開車,其他的我來操心”。, 盧曉芳和丈夫來自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2010年購入自家的第一輛13米長高欄半掛貨車。長途貨車運輸對司機陳子金來說強度大、風險高,必須有跟車人員陪同。最初兩年,夫妻倆專門花錢請人跟車。2012年,為提高配合度、節省開支,盧曉芳決定親自“上車”,加入“卡嫂”這個特殊的貨運群體。, “剛開始很不習慣,駕駛室里空間小,長時間下來讓人腰酸腿痛,吃飯也不定時,洗澡、上廁所更不方便。”這些生活上的不便,盧曉芳憑藉自己的生活智慧都一一克服,還把丈夫的起居日常照料得十分周全。, 問及10年的跟車生涯,盧曉芳總是樂呵呵地回答“習慣就好”。輕描淡寫的四個字,包含的卻是運輸路途中無數的勞累和委屈。“兩個人長期在一個小空間里生活,還要忍受艱苦的工作環境,難免會有矛盾,但通常我都會等到不跑車的時候再溝通”,盧曉芳始終認為開車上路,安全為大。, 有人留下,也有人選擇回家, 對盧曉芳而言,跟車過程中最難的是給貨車蓋篷布。為了防止超高超重、保證貨物不掉,盧曉芳要爬上四米多高的貨車頂,配合丈夫把篷布展開鋪平,然後壓住篷布、拉緊包角、捆綁拴繩。她說:“每次蓋完都是一身汗,卸貨的時候還得再來一遍,手上早已經布滿老繭。”, 為了生計,盧曉芳遠離了家鄉和孩子,義無反顧地陪着丈夫日夜兼程。同樣為了家庭,來自山西晉中的冀曉麗選擇結束5年的“卡嫂”生活,留在老家照顧老人和孩子。, 2013年至2018年期間,冀曉麗曾跟着丈夫在外跑運輸。她不僅要干爬車、蓋篷布等體力活,有時為了防範偷油賊還得整宿熬夜盯着。這些艱難時刻,冀曉麗都能咬牙硬撐過去,但最難熬的還是對孩子的思念。“特別想孩子的時候只能打電話,有時候電話也不敢打,就怕說著說著我和孩子一起哭。”冀曉麗說。, 2018年,小女兒上一年級之後,冀曉麗便不再跟車,回到老家精心照顧家人的飲食起居,尤其是監督孩子的教育。跟車難,不跟車也難,在家裡的冀曉麗時常牽挂着丈夫的出車安全,“每天都要親自電話叮囑才安心,告訴他少掙點都行,晚上一定要休息好”。, 不論在哪,都能施展自己的技能, 正是因為常年在路上,盧曉芳深知貨車司機的不易。2016年,她註冊成為貨車司機專屬社區“卡友地帶”的一員。丈夫開車時,她就刷刷社區里的帖子,分享跑車路上的見聞。如今,身為資深“卡嫂”的盧曉芳還會諮詢經驗豐富的丈夫,主動回復卡友的求助信息,夫妻倆實際投入參与的救援事件已有70餘起。, 和盧曉芳一樣,冀曉麗也是活躍在網絡社區的一員。“我們照顧好一家老小,讓他們能心無旁騖地行車,願每位卡友都能開開心心出車,平平安安回家。”2021年8月22日,冀曉麗在社區里發布的這條帖子,道出了無數留守“卡嫂”的心聲。, 冀曉麗的另一個身份,是晉中市紅十字博愛應急救援隊隊員。防疫時期,她和同伴義務開車前往太原機場運送物資;河南暴雨、山西洪災,她积極捐款籌資、卸貨救援,聯繫車輛免費運送物資;日常生活中,她主動參加無償獻血、高考護航、急救知識宣傳等活動,為身邊的人持續帶來溫暖。,
Tags: 二號站24小時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