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保護牆”,
打開遊戲“套子” 把未成年人拉回現實, 為什麼我們“叫不醒”一個沉迷遊戲的孩子?, 杭州某中學教師張金(化名)從事心理教育多年。他看着一個又一個孩子沉迷遊戲:他們早上一睜眼就精神恍惚,不願洗臉、不願刷牙,一屁股坐回電腦前,“可能他們在生活中受挫,出現了厭學情緒,也可能是家庭出現問題,自控力不足,導致他們走向了虛擬空間,尋找自我認同。”, 張金明顯感受到,政府近年來開始重視這些被遊戲裝進“套子”里的孩子。8月30日,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關於進一步嚴格管理 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規定所有網絡遊戲企業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服務,其他時間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遊戲服務。,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保護牆”漸漸立起來了。,
躲在房間打遊戲 老師家訪被擋在門外, 有一類孩子的“遊戲人生”讓人心痛。在張金的記憶里,有個14歲的男孩,每天的生活就是圍着電腦打轉。他看到孩子的兩隻眼睛死死地盯着電腦屏幕,後背一動不動,只有眼前的遊戲畫面隨着鼠標按鍵而變動。吃飯時,都需要人拿着泡好的方便面端進房間。, 他曾去這個孩子家裡進行家訪,卻被擋在門外,“他把自己整個人‘套’進虛擬網絡里了。”, 曾經,張金也嘗試走進另外一個孩子的遊戲世界。那是一個靠打鬥、裝備堆砌起來的世界,等級森嚴,尊卑分明。在那裡,這個有着3年遊戲經驗的14歲孩子被網友們稱為“老大”。而在遊戲之外,他的生活卻天差地別――他跟隨家人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生活,父母矛盾不斷,他交不到知心朋友。“他在虛擬世界中找到了自我認同,就不願意出來了,完全生活在虛擬世界之中了。”張金說。, 《2020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显示,上網玩遊戲的未成年網民比例為62.5%,較2019年提升1.5個百分點。此外,未成年手機遊戲用戶中,在工作日玩手機遊戲日均超過兩小時的達到13.2%,略高於2019年的12.5%。, “如今在未成年人沉迷遊戲和網絡安全問題上,存在影響程度越來越深的趨勢。”中國青少年宮協會媒介與教育工委會常務副主任張海波認為,隨着一些網絡遊戲的火爆,不少未成年人沉迷其中,給他們的身心健康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虛擬入侵現實 孩子打鬧時喊着“全軍出擊”, 更讓張金感到擔憂的是,沉迷遊戲的孩子對真實世界有一種對抗性。, 網絡上攻擊性的內容情景被孩子們“搬”到了現實生活中。有學生之間打鬧,喊着“全軍出擊”,追逐時還說著“我會助跑”。最常見的衝突是在遊戲被強行中斷後,沉迷其中的孩子往往用暴力、極端的方式去對抗。江蘇泰州的孫女士是一名高一學生的家長。讓她焦慮的是,“本來和孩子約好只許玩1小時,他就說遊戲不能中斷,必須打完一局才能結束。”有時她把手機強行拿走,孩子會撲過來,跟她爭搶手機。如果不給他手機打遊戲,他索性不吃不喝,和家長對着干。,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開展了關於“未成年人沉迷手機網絡遊戲現象”的調研,深度訪談了孩子沉迷手機網絡遊戲的103位家長,整理49封信件,並於8月初發布了《未成年人沉迷手機網絡遊戲現象調研報告》。, 報告显示,90%的家長反映,沉迷網絡遊戲后,原本開朗的孩子性格大變,變得暴躁、說髒話。81%的家長反映,沉迷遊戲對孩子學業造成了很大影響,甚至輟學或休學。一些孩子除了與身邊同學、朋友等關係疏離外,對外界的活動、風景等均表現出精神萎靡的狀態,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受損嚴重。, 北京一所中學的教師陳毅(化名)試着揣摩、思考部分孩子沉迷遊戲的心理變化,“可能這些孩子在現實中找不到足夠的成就感、價值感,甚至可能在現實社會中存在自卑感,而進入網絡虛擬世界后,依託虛擬人物的身體去爭奪、打鬥,就好像形成了粗魯的、原始的、野性的爭鬥,其實是回到了一個淺顯的狀態。”, 他認為,要引導孩子在線下學習生活中找到樂趣,找到自身價值。,
不能讓遊戲“套牢”孩子, 早在2019年11月,國家新聞出版署就發出《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要求網絡遊戲企業向未成年人提供遊戲服務的時長,法定節假日每日累計不得超過3小時,其他時間每日累計不得超過1.5小時,還規定,不得為未滿8周歲的用戶提供遊戲付費服務。, 8月30日,國家新聞出版署再次下發《關於進一步嚴格管理 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要求嚴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遊戲服務的時間,嚴格落實網絡遊戲用戶賬號實名註冊和登錄要求等。, “從國家層面重視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問題,強制性規範企業行為是好事。”張海波建議,一方面在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的工作中,企業不能僅在技術方面下工夫,而要主動加入社會教育中。另一方面,相關部門要推動科研和教材開發,讓網絡安全和媒介素養教育早日進入地方課程。要推動網絡安全像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一樣成為學校安全教育的必修內容;推動網絡素養像藝術素養、文學素養那樣成為網絡時代廣大少年兒童必備的基本素養。, 要真正打開遊戲“套子”,家庭和學校的正確引導也不可忽視。作為中學班主任的陳毅也認為,“要在家庭、學校之間建立一個共管共治的機制。家長不能一味地斷網、嘶吼,而要學會帶着孩子找到一個真正有價值、能發現自己樂趣的地方。”, 從教多年,有個場景一直讓張金印象深刻:一次,班級評選優秀心理委員。大家把榮譽頒給了一名曾經沉迷網絡遊戲的學生。站在講台上,他告訴大家:“這是我第一次在大會上接受榮譽,而不是接受批評懲罰。”當時張金就站在這個14歲男孩的身邊,看到他的眼圈都紅了。, “馬斯洛的第五層次是自我實現的需求,對於孩子而言,他們需要安全感、需要自我價值的實現,這一點在防止沉迷遊戲的教育中經常被忽視。”張金說。,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楊潔 實習生 孫少卿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1年09月01日 01 版,
Tags: 二號站平台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