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号站注册开户指定官网

案例精选,我们每天都在努力做得更好...

二號站app娛樂_南京疫情:連續五個“零”的背後

08-23-21

  
(抗擊新冠肺炎)南京疫情:連續五個“零”的背後,  中新網南京8月18日電題:南京疫情:在連續五個“零”的背後,  記者 申冉,  8月17日,南京新冠肺炎感染者報告病例已連續第5天“零新增”,出院康復隔離人數達75例,全城清零高風險區、封閉小區陸續解封恢復正常……,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一個月後,南京正在逐漸“痊癒”,在這份來之不易的阻擊戰成果背後,是成千上萬、奮戰在一線的工作者、志願者的默默付出,是整座城市的全力以赴。,  
交通管控:攔截病毒 為“愛”導航,  本輪疫情發生之後,對於南京來說,不讓病毒外溢到其他地區是最嚴峻任務之一。,  已經從事交通運輸工作31年的南京市江寧區交通運輸局副局長馬明宏,在疫情發生后第一時間投入到交通查驗點的協調指揮工作,“在這次疫情防控中,我主要負責疫情高風險區――南京江寧區33個離寧查驗點的工作。截至目前,整個江寧地區已經累計查驗90萬輛車次和110萬人次,勸返15萬輛車次和20萬人次。”,  近一個月來,每天從早到晚,馬明宏和同事們都奮戰在一個個高速的卡口。,  馬明宏告訴記者,由於疫情來得比較突然,交通管制的初期,一些點位可能達到1萬多輛車在排隊等待檢查,不會使用行程碼、無法及時拿到核酸檢測報告……各種各樣的問題令一些出行民眾情緒比較激動,“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的工作人員都要一一耐心地給予解釋,盡最大的努力幫助大家。”,  他回憶起,在7月25日,340省道查驗點查到了一輛安徽車輛,駕駛員的核酸檢測報告已經過期,按規定必須勸返,“但看到駕駛員是位外地人,歲數也比較大,使用的手機還是老人機,對南京周邊情況也不熟悉。工作人員當場給這位駕駛員畫了張簡單地圖,一邊畫一邊解釋,指導司機儘快去醫院檢測。”,  “據統計,在疫情發生期間,有超過1000名來自交通、公安交警、街道及國企集團的黨員職工,參与到交通查驗點的查驗工作中。”馬明宏說起了一個“200歲”的卡點班組,“這個卡點的四個志願者,每個人的年齡都是50歲以上,卻從來沒說過苦和累,大家只有一個信念,‘堅持到底就是勝利,我們保證完成任務’。”,  “大家辛苦的背後正是民眾的理解在支持着。”讓馬明宏和同事們感動的是,就在立秋那天,一個查驗點上收到份外賣,給查驗人員送來了“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外賣單上沒寫是誰送的,不過寫着‘放下即可,不用電話給我,你們隨便自取’。這份溫暖讓大家覺得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勝利村100號的勝利:大腳板築就“第一道屏障”,  在本輪疫情期間,南京有不少小區因為發現確診者而不得不封閉隔離管理。隔離疫情但不能讓生活“暫停”,為了保障封閉期間的居民生活,南京街道社區的基層工作者築成了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屏障”。,  在南京市玄武區孝陵衛街道康定里社區,自7月24日這裏的勝利村100號小區出現確診病例以來,社區書記、主任申鎮就開始了連軸轉的日程表,“24日當天連夜轉運了確診病例所在單元的35名居民,並對小區實施了14+7天過渡期的封閉管理。21天來,社區工作人員為小區內157戶392名居民開展配送物資、收運垃圾、滿足醫療需求、開展核酸檢測等服務,直到8月14日16點30分,小區順利恢復正常。”,  “這段時間,每天上午7點半,各種生活物資會準時運到門口,我們近20名社工和志願者將貨物卸下后,身穿防護服奔走於各樓幢。由於勝利村100號是70年代的小區,沒有電梯,也沒有物業,大家只能靠着‘大腳板’一層一層爬樓送至每家每戶。”申鎮感嘆,“以前總覺得穿防護服就是多了一件衣服,頂多熱一些。但第一次穿着防護服爬樓為居民配送物資時,大概只送了一半,就感覺胸悶,體力嚴重不足。”,  “這時候,總會聽見居民隔着窗戶喊:‘能不能讓我們下去拿,天太熱,你們會中暑的,謝謝你們’。小區里的一位孕婦還細心地給我們送來了小風扇,掛在脖子上剛好可以通過防護面屏對着臉吹涼風,讓大家覺得涼在身上暖在心裏。”申鎮解釋,“其實隔離的第一天,很多居民對小區封閉是有情緒、有牢騷的,但是當看到志願者們辛辛苦苦為大家提供服務時,居民們就慢慢給予理解配合。幾句暖心的話、一些暖心的支持,都讓我們有了堅持下去的信心。這21天的陪伴里,可以說是大家共同取得了勝利村100號的勝利。”,  
流調偵查員疫情參謀員:精準縮小核酸地圖是任務,  從全市到部分區,再到精確某個街道……在南京疫情發生期間,多輪核酸檢測不斷縮小規模的背後,是流調人員夜以繼日、趕在病毒前鎖定感染者的戰鬥。,  在7月20日南京疫情發生當天就奔赴祿口機場的南京市疾控中心急性傳染病防制科副主任醫師馬濤,參与了本輪新冠肺炎疫情的整個流調和溯源工作。“當時我們面臨的情況非常複雜,病毒是從哪裡來的?它是怎麼傳播的?還有多少病例?這是擺在大家面前急需回答的第一個問題。”,  據馬濤介紹,在祿口機場的前三天,白天要穿着厚重的防護服進入航站樓進行現場調查工作,像一個偵查員通過現場衛生調查,面對面訪談,收集軌跡信息,查看相關監控錄像等方式在現場尋找任何可疑線索。“這樣的工作一干就是一整天,當大家把防護服脫下時,衣服里全是汗水。”,  “晚上回到駐地,就要針對重要的線索補充電話流調。基本上早期報告的每一個病例,我都打過電話、做過訪談。”馬濤告訴記者,幫助病例回憶14天的活動軌跡並不容易,流調員需要一邊核實印證信息的準確度,一邊安撫病例的緊張情緒,“大家都把手機、充電寶、金嗓子笑稱為流調必備三件套。”,  “一份通過無數次電話和現場走訪后完成的報告,必須包括病例在每一個時間點、每一個地點發生的事件。為了完成艱巨的任務,流調隊員駐紮在前線,每天只休息2-3個小時。”馬濤說。,  到了後期,流調工作轉入對疫情發展趨勢的分析研判和防控策略的指導,“7月31日晚10點鐘,我們接到任務,在當天把南京前三輪核酸檢測情況進行分析,儘快拿出第四輪核酸檢測範圍建議。”馬濤還記得,疫情分析組立刻收集不同地區發現的病例、不同方式或途徑發現的病例,以及病例的每一個活動軌跡和職業特點等數據進行全面討論會商,在8月1日凌晨3點鐘,完成了分析報告和第四輪核酸檢測區域的建議,“後期這樣的疫情分析報告一天要出兩期,每期15頁左右,可想而知流調員需要面對多少數據和信息。不過也正是這份工作,令南京的核酸檢測範圍越來越小、越來越精準。”,  
活躍在疫情一線的“00后”:“你永遠可以相信南京”,  在本輪疫情中,有越來越多的青春面孔出現在抗疫一線。,  南京科技職業學院的學生陳鑫,是國內首個“00后”執證手語翻譯。,  疫情發生后,陳鑫看到各處播放的疫情防控知識,卻有很多聽障人士無法接收這些有用信息時,他決定用自己的方式支持抗疫。陳鑫拿到一些有關德爾塔病毒傳染方式、感染者癥狀以及疫情防控等方面的準確資料,自己通過手語方式錄下防疫指南的視頻,通過朋友圈和互聯網平台進行傳播,得到了很多聽障人士的關注和點贊。,  “其實我錄製視頻時,只是想幫助更多聽障人士了解關於疫情防控的知識,沒想到可以引起這麼大的反響。”小伙子有點不好意思地表示,“希望這點微不足道的工作,可以讓更多聽障人士在疫情中保護好自己。”,  南師附中高二學生戴丙軒的媽媽因為在機場工作,已經第一時間被集中隔離,“第一次和媽媽分開這麼長的時間,沒有媽媽在身邊的日子,我經常會收到來自社區和學校的詢問和關心,我也會把我自己的情況及時通過視頻告訴媽媽。”,  儘管媽媽不在身邊,“宅家抗疫”的生活也沒有難倒小姑娘,戴丙軒不僅自覺居家學習,還在網上分享了學長、學姐的志願者服務經歷,“我看到學長學姐們到養老院給出行不便的老人做核酸檢測採樣,遇到生病卧床不起的老人,就會跪着為老人完成核酸檢測採樣。還有一些同學通過自己的鏡頭和畫筆,記錄自己身邊的防疫故事。我看到堅守崗位的醫護工作者、警察或者是社區幹部、志願者,他們熱心奉獻的身影。我想用一句流行的話來表達,就是‘你可以永遠相信南京’。我希望自己也能把這份愛和關懷,勇敢團結拼搏的精神傳遞給更多人。”(完),

  • Tags: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