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号站注册开户指定官网

案例精选,我们每天都在努力做得更好...

二號站登陸網站_菁英時代年報出現重大差錯 年報疑問重重

03-20-21

日前,第一份新三板掛牌私募的2018年年報正式出爐,菁英時代成為第一家披露去年業績的掛牌私募。

從營業收入上來看,菁英時代去年實現1.21億元營收,同比增長101.90%。但是,受到市場劇烈波動的影響,公司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大幅縮水,較上期末減少了63.11%。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6.22萬元,較去年同期驟降96.14%。

年報疑問重重,產品規模、成立時間驚現重大出入

目前,菁英時代旗下共有三家私募基金管理人,深圳菁英時代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菁英時代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均為證券投資類私募基金管理人,另有一家菁英時代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進行股權私募基金的管理。

具體從收入構成來看,在菁英時代1.21億元的營收中,超過73%來自業績報酬收入的貢獻。對比去年的情況來看,2018年,管理費收入同比減少超過29%。

但在梳理菁英時代的年報中,產品規模的巨幅變動卻令人咋舌。菁英時代久盈1號基金(以下簡稱久盈1號)是公司的重點基金之一,也是在2018年對收入貢獻最大的一隻基金。以這隻基金為例,對比2017年年報數據。2017年報显示,久盈1號的實繳規模竟然高達2.5萬億元!要知道,中國基金業協會2017年年末統計的私募全行業在管基金規模也不過11.70萬億。

另一個奇怪的點在於,根據2017年的年報數據显示,久盈1號這隻基金成立於2016年12月19日,投資期為3年,也就是說這隻基金截至目前尚未到期。但到了2018年年報中,這隻基金又變成了成立於2015年10月21日,投資期同樣也是3年,也就意味着在報告期內產品應該已經到期了。

關於成立時間點的前後矛盾以及產品規模的疑問,記者已致電菁英時代,工作人員表示此事還需要進行核實,稍後答覆。但截至發稿,記者仍未收到來自菁英時代的回復,多次撥打電話也無人接聽。不過,記者在中基協的公示系統中看到,久盈1號的成立時間显示為2015年10月21日,以3年投資期計算,產品應該已經進入到期清算,但目前其運作狀態仍然显示為正在運作。

如果2017年年報中,久盈1號的規模是由於沒有進行萬元和元之間的換算的話,那麼久盈1號的實繳規模在2017年底仍有2.52億元。不過,截至2018年12月31日,久盈1號的實繳規模僅為1.66億元。從這隻營收貢獻第一的旗艦基金的規模變動上,可以看出,菁英時代2018年管理費收入的減少,多少與在管規模的下降離不開關係。

此外,年報數據出現如此重大出入,其審計機構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恐怕也難辭其咎。

產品虧損了,業績報酬收入卻暴增

記者注意到,在管理費減少的同時,菁英時代的業績報酬收入卻暴增3.5倍之多。

基金持有人要將盈利的部分收入讓渡給私募管理人,是國際上私募基金業績提成的慣例。通常情況下,私募基金的業績報酬,一般是盈利的20%,有些私募可能達到30%。

然而,在業績報酬收入大幅增長的背後,菁英時代私募基金產品的業績本身卻並不如人意,甚至在過去的2018年,整體業績並未實現盈利。

根據朝陽永續的數據显示,菁英時代旗下兩家私募證券投資類私募基金管理人——菁英時代基金和菁英時代資本2018年收益率分別為-22.90和-19.96%,在2910家計入統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中,排名第2276名和2118名,業績並不容樂觀。

截至2019年2月底,今年以來,菁英時代的收益率僅為-2.31%,落後於私募全市場指數4.28%的收益,更是被滬深300今年以來超過26%的漲幅遠遠甩在身後。

但就是在這樣的業績之下,菁英時代竟然實現了去年業績報酬收入3.5倍的增長。

從過去一年的重倉股票表現來看,菁英時代在二級市場的投資也難覓亮點。其重點基金久盈1號,2016年年中參与了溢多利(300381)的定向增發,至今仍持有5.26%的限售流通股。整個2018年,溢多利股價跌幅超過37%。菁英時代的另一隻重點基金久盈5號,從2017年中報起就重倉持有的江化微,2018年的跌幅更是高達45.69%。

私募難現常勝將軍

作為國內私募行業少數幾家新三板掛牌公司,菁英時代也是一家老牌私募。創始人陳宏超在2006年7月創辦了菁英時代,既是公司董事長和投資委員會主席,也是公司旗下幾乎所有產品的基金經理。

在創辦菁英時代前,陳宏超歷任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長沙公司科長、廣東國際信託投資公司深圳證券部研究總監、光大證券(601788)研究部副總經理、湖北博盈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是北京大學經濟學碩士、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EMBA、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EMBA,擁有二十多年的投資經驗。

在A股市場2014和2015年的持續大漲中,菁英時代曾在2015年斬獲全年83.70%的收益,名列市場前10%,並在2015年10月22日成功掛牌新三板。據中國經濟網的報道,在私募行業突飛猛進的2016年,菁英時代的管理規模在當年年底甚至一度突破百億元大關。2017年中報,菁英時代的凈利潤甚至出現過47倍的驚人增長。

然而,今天的菁英時代,其收入貢獻度第一的旗艦基金久盈1號,也只剩下了不過1.66億元的規模。在各大第三方的報告中,菁英時代也再沒有出現在百億私募的名單中,旗下私募基金產品也在近幾年經歷了不小的回撤考驗。

在對外公開的年度報告中,數據出現重大錯誤,多少也暴露了菁英時代在內部管理上的不足和混亂。

自趙丹陽與深國投合作成立第一隻陽光私募基金至今,國內私募證券基金行業已經走過了近15年,在A股歷年來的牛熊轉換和市場風格變化中,私募基金管理人不斷經歷起起伏伏。

但在競爭劇烈,且更為靈活的私募行業,從來沒有常勝將軍。從2008年的金中和投資、到新價值投資、創世翔投資,以及2016年的藍海韜略,對有些私募來說,從“神壇”跌落只需要1年的時間,業績突顯大幅回撤,是懸在所有私募基金頭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

私募基金要想保持業績長青,“風控是私募的生命線”幾乎已經成為私募界的共識。

  • Tags:

  • 分享到: